新聞稿
新犯保法施行二週年 犯保協會深化「重傷被害」服務 擴大家庭支持與社會連結
- 發稿單位: 總會
- 發稿日期: 2025-06-23
- 新聞聯絡人職稱: 副執行長
- 新聞聯絡人姓名: 尤仁傑
- 聯絡電話: 02-27365850#62





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》(以下稱犯保法)新法上路即將滿二周年,為回顧制度推動成果與未來方向,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(下稱犯保協會)與臺灣高等檢察署今(23)日共同舉辦「新犯保法施行二週年記者會」,聚焦重傷被害人照顧支持機制與實務挑戰,展現制度從法律條文走向生活現場的具體作為。
法務部鄭銘謙部長亦親臨記者會致詞,指出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》施行兩年來,從制度面的完善、服務網絡的擴展,到個案陪伴的深化,代表的不只是法治進展,更展現了對生命價值的尊重與同理。他特別提到,在重大兒虐案件中,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處境與聲音,正深刻考驗司法對人性與正義的回應。
鄭部長強調,法務部將持續支持犯保協會深化重傷害案件之服務,推動從初期緊急協助,到心理、法律、就業等多面向的持續性支持,建立可依靠的保護服務系統。他期許,司法不只是法律的審判,更應成為社會良知的體現,讓每一份努力與陪伴都成為讓被害人走出創傷的力量。
一、推動重傷服務四大面向
犯保協會陳娟娟執行長以「創傷後從制度到行動:重傷犯罪被害人家庭服務與支持機制」為題進行主題報告,說明協會從「經濟補助」、「專業參與」、「公私協力」、「紓壓喘息」四大面向擘劃完整服務方案。
截至目前,全國已結合83名醫療照護專業人員,並與27個地方機構合作,提供長期照顧、無障礙設施改善、復健補助等整合服務。同時與台新銀行、全聯福利中心等企業協力,提供物資、輔具及無障礙設施改善補助。協會亦與慈濟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,已成功服務多件重傷家庭個案。
二、建構「醫療聯盟」 支援弱勢就醫
為因應重傷被害人頻繁就醫需求,協會推動各地成立「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」,截至目前共結合全國1,441間醫療院所,為弱勢家庭提供掛號費減免、轉介綠色通道等協助,減輕家庭醫療負擔。
三、建立「馨生保護服務據點」強化一路相伴精神
為落實犯保協會「一路相伴」的核心精神,協會於全國設置52處「馨生保護服務據點」,作為馨生人在生活歷程中持續獲得陪伴與支持的溫暖基地。據點透過舉辦生活課程、關懷聚會、喘息活動與支持團體,協助被害人及其家屬在安全與尊重的空間中交流經驗、重建信心,形成彼此傾聽與守護的社群網絡,讓「陪伴不間斷、支持不缺席」真正落實在每一位馨生人身上。
四、沉默背後的力量:三位馨生見證
本次記者會特別邀請三位來自不同地區的馨生代表,親自分享走過創傷、走向希望的生命歷程,展現新法施行兩年來制度如何實際支持他們重建人生、再啟力量。
苗栗分會的陳穎生先生,十餘年前因車禍導致雙腳癱瘓,但他不向命運低頭,雖無法再從事過去熱愛的戶外活動,但他轉而投入健力運動強健體魄,並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,持續以行動回饋社會。他經常參與苗栗分會各項活動,分享自身經驗,用實際行動為其他重傷被害人點燃希望的火光。
新竹分會的黃雪華小姐,是一位堅強的母親,更是2024年總統教育獎得主邱子彧同學的守護天使更是最堅實的靠山。子彧國中一年級時遭遇嚴重車禍,雙腿小腿截肢,歷經無數手術與治療,但他始終樂觀學習、自學程式設計,勇敢追夢,而陪伴子彧並背後支撐他走過無數困境的,就是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堅韌的心。
花蓮分會的陳令曉先生,原是花蓮地方麻辣鍋的經營者,因一次員工車禍重傷事件接觸協會,原本難以相信國家竟有一個無償協助被害人的體制,卻因親眼見證犯保協會的陪伴與支援,深受感動。他主動將自己的店面提供作為花蓮分會第一處馨生保護服務據點,並親身投入保護志工行列,用自身力量守護他人。他的轉變與投入,象徵著保護服務不僅來自制度,更需要社會每一份關懷與參與。
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》的施行,代表著我國對被害人權益保障的重要轉折,犯保協會將持續秉持「一路相伴」的核心精神,深化多元、在地、具韌性的服務行動,確保每一位被害人及家庭不被遺落於制度之外,讓每一份創傷都能被理解,每一個家庭都能被承接。
【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!】
犯保協會持續徵求對犯罪被害人保護工作具有熱忱的人才,一同參與司法保護服務行列。若您願意用專業與行動陪伴被害人走過創傷,歡迎至本會官網或各大人力網站查詢職缺訊息。